技术教程

实测 Grok 4:到底值不值得加入你的 AI 工具栈?聊聊真实体验

admin_iyouxiy
2025/7/20
12
0
0
最近测试了 Grok 4 的 9 种核心功能,从市场研究到设计代理,踩了些坑也发现了不少亮点。整理了一份详细体验,分享给想入手的朋友 ——

哔哩哔哩视频

 

先划重点:Grok 4 的核心优势在哪?

最大亮点是接入了 X(原 Twitter)的实时数据。很多任务只要加一句 “用 X 搜索”,结果质量会飙升。这是它区别于 OpenAI、Perplexity 等工具的独家武器,一定要善用。

9 大功能实测评分(1-10 分)

1. 市场研究代理:9.5 分

测试任务:分析生产力工具竞品(要实时数据),生成前三名玩家的定价、用户痛点和差异化机会。
结果:1 分 20 秒出结果,表格清晰列出 Notion、Todoist 等竞品的短板(比如 Notion 卡顿、Todoist 视觉混乱),还给出了 “轻量化界面”“可视化规划工具” 等差异化思路。
亮点:直接抓取 X 上的用户吐槽,痛点分析超真实,对创业公司找方向太有用了。

2. 编码代理:7 分

测试任务:生成带错误处理、Stripe 支付集成的 Python 获客机器人代码,附部署说明。
结果:25 秒搞定,代码看起来干净,还标注了关键步骤。但没实际部署测试,不确定能否直接跑通。
感受:比通用 AI 强,但可能不如 Cursor、Replit 这类专业编码工具顺手。

3. 生产力工作流优化:8 分

测试任务:基于我的日程表(早 7 点起,两段深度工作 + 会议),推荐 AI 自动化任务和省时工具,结合 X 上的 productivity 趋势。
结果:指出日程缺休息易 burnout,建议用 Python 脚本自动汇总邮件(给了现成代码,说能省 30-60 分钟 / 天),还推荐了 Cursor、Replit 等工具。
亮点:结合 X 上的专家建议(比如 Huberman 的早起技巧),实用性拉满。

4. 筹款 Pitch 优化:9 分

测试任务:帮一家叫 Anam 的初创公司优化融资脚本,模拟 VC 视角挑错,加数据支撑和反驳投资人质疑的话术。
结果:36 秒指出原脚本 “缺市场规模数据”“团队介绍太笼统”,补充了 “自动代理是种子轮热门赛道” 等趋势,甚至重写了一版更抓人的脚本。
感受:比人工改稿快太多,投资人可能会问的 “竞品 Synthesia 估值 21 亿,你凭什么赢?” 这类问题,都给了现成反驳思路。

5. 内容营销代理:6 分→9 分(看怎么用)

踩坑经历:一开始让它给我的网站做 30 天内容计划,结果全是带一堆 hashtags 的口水文,关键词也很离谱(比如 “bestie day business ideas”)。
救回来的方法:加一句 “模仿 @GregIsenberg 的推文风格”,结果瞬间 get 到那种 “ casual 但有干货” 的调调,生成的创业 idea 文案和我平时发的几乎一致。
结论:必须明确风格参考,不然容易翻车。

6. 客户反馈分析:10 分

测试任务:导入一堆用户评论,让它分类主题、算 NPS、出产品 roadmap,结合 X 上的品牌提及预测留存影响。
结果:2 分钟内搞定!把反馈分成 “内容质量”“UI 体验” 等主题,算出 NPS 90 分(超高分),还按优先级排了 “加视频总结”“优化加载速度” 等功能,甚至预测 “做这些能提升 20% 留存”。
吹爆:产品经理狂喜!不用自己翻几百条评论了,直接拿现成的 roadmap 开会。

7. 谈判代理:8.5 分

测试任务:模拟薪资谈判(3 年没涨薪,产出翻倍,当前 85K),要双方对话脚本和数据支撑的策略。
结果:建议 “先提总薪酬而非基本工资”,附 Glassdoor 薪资数据,还模拟了老板说 “预算不够” 时的回应(比如 “那加绩效奖金 + 股权如何?”)。
亮点:提醒 “趁项目成功后提涨薪”,这个时机技巧太实用了。

8. 产品创新预测:8.5 分

测试任务:预测未来 12 个月生产力工具趋势,给 3 个可落地的功能建议,附可行性分析。
结果:1 分 10 秒出报告,趋势抓得很准(比如 “多代理自动工作流”“画布式灵活界面”),功能建议里 “可视化任务节点工具” 已经在我的开发清单里了。

9. 设计代理:6.5 分

测试任务:给初创公司做带 “电路 + 星星” 元素的 logo,要 4 个矢量风格选项。
结果:30 秒出 2 个(少了 2 个),设计简洁但文字偶有错乱(改颜色后文案崩了)。
结论:做初稿或 mood board 还行,别指望直接用。

其他功能吐槽

  • Companions 模式:AI 同伴会叫 “babe”,已婚人士表示不适,略尴尬。
  • 语音模式:发音像真人,散步时 brainstorm 挺方便,值得期待。

总结:哪些人该用 Grok 4?

  • 必入:创业者(市场研究 + 竞品分析)、产品经理(客户反馈分析)、需要融资的团队(Pitch 优化)。
  • 可尝试:需要写 X 风格内容的人(精准模仿话术)、常谈判的职场人。
  • 慎入:纯设计需求、追求极致编码体验的人。

 

最后想问:你们觉得 Grok 4 的 X 数据优势能保持多久?会不会被其他 AI 追上?欢迎评论区聊~
#lmzjzy

评论 (0)

加载评论中...
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