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软件开发的格局。我们正处于一个 AI 工具遍地开花的时期,从用 ChatGPT 撰写产品需求文档(PRD),到利用专门的 AI 编码工具进行代码编写,再到借助其他工具进行代码审查和测试,看似丰富的选择却让开发者陷入了新的困境。每一个 AI 工具都专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这导致开发过程变得支离破碎,开发者仿佛在管理一群从未合作过的 AI 助手,需要不断地在各个工具之间切换,重复地输入信息,严重影响了开发效率和流畅性。
我们不禁思考:是否存在一种更高效、更集成的解决方案,能够真正推动软件开发的全流程?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研发出了 TRAE SOLO,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代码辅助工具,更是一个具备深度思考、规划、构建以及完整交付软件功能的上下文工程师。
TRAE SOLO 模式能够自主处理从最初的需求分析到最终部署的整个开发工作流程。开发者可以通过集成的编辑器、浏览器、终端和文档视图实时监控开发进度。在这个过程中,SOLO 能够独立编写代码、修复漏洞并交付功能,无需人工过多干预。这一特性极大地减少了开发者在繁琐的开发环节中的投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逻辑和创意的实现上。
@SOLO Builder 是内置的网页开发者工具,它能够将创意概念转化为功能完备的网站,实现从撰写 PRD 到 UI 设计、代码生成以及网站部署的端到端流程。无论是专业开发者还是业余爱好者,都能借助它轻松实现自己的网站构想。它的出现,让网站开发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即使没有深厚的技术功底,也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创建出令人满意的网站。
我们深知开发者对于开发过程掌控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中提供了灵活的切换功能。只需在左上角轻轻一点,开发者就可以选择将 AI 助手保留在聊天面板中,以便随时获取辅助,或者让 SOLO 完全接管开发工作。这种粒度化的控制方式,让开发者能够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和个人习惯,自由选择最适合的开发模式。
在定价方面,SOLO 被纳入了 Pro 计划,无需单独订阅。这一举措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经济实惠且简单清晰的选择,避免了因多个工具订阅带来的成本压力和管理困扰。开发者只需订阅 Pro 计划,即可畅享 SOLO 带来的强大功能,无需担心额外的费用支出。
一个有效的 AI 开发解决方案,其核心并非仅仅在于编写的代码或者起始的提示。随着任务的日益复杂,提供完整、精确且结构化的上下文信息远比一个神奇的提示词重要得多。SOLO 正是基于上下文工程理念设计的。它首先深入理解开发者的知识架构,协助进行思考和规划,然后将复杂的工作分解为逻辑清晰的步骤以便实施。
例如,当用户提出 “构建一个带有电子邮件认证的用户登录页面” 的需求时,SOLO 会迅速响应,生成一份类似 PRD 风格的项目规范,深入分析当前的项目架构,利用丰富的信息和工具执行开发任务,并最终提供一个清晰的构建总结。这种基于上下文的智能处理方式,确保了开发过程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开发者的实际需求。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频繁的上下文切换往往会打断开发者的思路,降低开发效率。开发者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不同的规范文档之间跳转、调试 API 以及搭建开发管道,而真正用于核心代码编写的时间却被大大压缩。此外,技术栈的不断更新也给开发者带来了挑战,从专注的数据基础设施开发转向全栈应用开发并非易事。
SOLO 的出现为开发者带来了福音,它能够将开发者的生产力提升 10 倍。以一个后端工程师为用户重置密码添加电子邮件通知为例,以往这需要在服务中进行大量的挖掘工作,连接队列、编写测试代码,并在提交 PR 之前反复检查。而使用 SOLO,工程师只需简单描述目标:“当用户重置密码时发送电子邮件,使用我们的队列系统,并包含 IP 和设备信息。”SOLO 便能在代码仓库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复用现有模块,编写代码、添加测试,并提交一个整洁的 PR,整个过程都在开发者的项目上下文中完成,无需额外的设置,也不会出现上下文丢失的情况,就如同有一个熟悉代码库的队友在高效协作。
传统的团队结构在专业化和职责划分明确的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前端、后端、基础设施等各个角色各司其职。然而,在节奏快速的现代团队中,这种结构往往会成为阻碍。团队可能会因为等待某个熟悉特定技术栈的成员,或者因成员工作繁忙而导致项目进度受阻。
SOLO 则成为了小团队的动力助推器。例如,一个后端工程师需要构建一个带有实时分析功能的仪表盘,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可能需要花费一周时间学习 React,或者等待团队中唯一的前端开发人员有空余时间。但有了 SOLO,工程师只需向其提出需求:“构建一个响应式仪表盘,展示来自我们现有 API 的用户指标。”SOLO 便能迅速设计 UI、构建组件、连接状态管理、接入 API 并部署应用,整个过程都在同一代码仓库和技术栈中进行,遵循团队的最佳实践。工程师可以随时了解进度、提供反馈,从而实现更快的产品交付,避免了因传统团队结构带来的瓶颈问题。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将产品理念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通常意味着需要协调工程师、设计师和分析师等多个角色,同时还要处理大量的 PRD 草稿和同步会议。等到产品最终上线时,可能已经错过了验证想法的最佳时机。
SOLO 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它让产品经理能够以极快的速度验证想法,并在数天内将概念转化为最小可行产品(MVP)。假设产品经理正在开发一个社交功能,想要验证在用户资料中添加 Instagram 和 LinkedIn 链接是否能够提高用户参与度。以往,这需要起草任务工单、联系设计师,并等待下一个冲刺周期。而现在,通过 SOLO,产品经理只需下达指令:“在用户资料页面添加可编辑的社交链接,包括 Instagram、LinkedIn 和 Twitter 的图标。”SOLO 就能迅速更新前端 UI,连接现有用户数据模型,并创建一个精致、可交互的用户资料版本。产品经理能够在几分钟内获得一个可用的原型,而不是等待数周。这使得产品经理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工作空间内,结合文档、代码和浏览器,快速构建、测试和迭代产品,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冲刺周期。
在设计与开发的衔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在设计移交开发时,可访问性、响应性以及设计系统的细节等方面的信息经常会在传递过程中丢失。
SOLO 有效地弥合了这一差距,让设计师能够在不编写代码的情况下构建产品。借助 @SOLO Builder,设计师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描述或者上传参考资料,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可交互的工作原型。SOLO 会自动处理布局、响应行为和设计标记等细节。如果设计师想要直接微调某个组件,利用 SOLO 的 “Select & Edit” 功能,只需在浏览器中点击任何视觉元素,就可以立即对文本、间距、布局、颜色等进行更改。无需深入代码,也无需等待开发人员的实现,SOLO 会实时更新底层代码。这使得设计师能够测试具有真实功能的用户交互,告别静态模拟,将设计理念完美地转化为实际产品。
每一个提示都被计为一次快速请求,且没有额外的附加费用或隐藏费用。开发者无需担心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意外的费用支出,能够放心地使用 SOLO 的各项功能。
目前,SOLO 使用的是 Claude-4-Sonnet 模型。该模型为 SOLO 的强大功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确保能够准确、高效地处理各种开发任务。
Solo Code 是专业版用户激活 SOLO 模式的特殊代码。官方会通过 Trae 的 Twitter、Discord、Reddit 以及合作伙伴创作者活动等渠道发放 SOLO 代码,用户可以通过关注这些渠道参与代码赠送活动,获取激活 SOLO 模式的权限。
当然可以。SOLO 能够直接在当前的代码库中工作,它能够深入理解系统架构,并遵循项目的既定规范。无论是全新的项目还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现有代码库,SOLO 都能发挥其强大的功能,为开发工作提供助力。
这完全取决于用户。用户既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简单描述想要构建的内容,让 SOLO 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和执行;也可以选择与 SOLO 在现有项目中进行协同工作,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与 SOLO 的交互方式。
用户可以随时中断 SOLO 模式并切换到 IDE 模式。在开发过程中,用户始终掌握着控制权,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 SOLO 参与开发的程度,实现与 SOLO 的灵活协作。
并非如此。SOLO 支持全栈应用、后端服务、API 集成、仪表盘、内部工具等多种类型的项目开发。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软件开发需求,SOLO 都能提供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
TRAE SOLO 作为一款集多种强大功能于一身的上下文工程师,能够在软件开发的全流程中,基于上下文进行思考,跨越多种工具协同工作,并与开发者紧密合作,从项目的起始到最终交付,确保每一个环节都高效、精准地推进。无论你是开发者、产品经理还是设计师,SOLO 都能成为你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创意的得力助手,帮助你在软件开发的道路上快速前行,且不牺牲任何质量。